用點菜終止歧視!「大陸妹」的隱性霸凌
看見日常裡族群化與性別化的歧視痕跡,用點菜終止歧視,替「大陸妹」正名運動,還給青菜正確之名稱,亦藉由行動,改善性別與族群的權力不對等。
日前,我在一家小餐館吃晚餐,點燙青菜前,詢問老闆:「今天燙青菜是燙什麼菜?」老闆高聲回答「燙『大陸妹』」的聲音迴盪在整個餐館裡。突然,我想起好友曾品璇在今年三月初發起「用點菜終止歧視」,福山萵苣≠大陸妹的正名運動。隨後,在今年六月初,臺大社會學系李明璁教授大聲疾呼,支持這項運動,卻引起許多網友考據「大陸妹」的命名史。
臺灣土種萵苣菜用台語發音是唸「萵仔菜(e-á-tshài)」,而 e 和 á 彼此諧音,所以經常被唸為「A 仔菜」,簡稱 A 菜。臺灣中南部的民眾大多會唸成「妹仔菜(meh-á-tshài)」。後來,市場引進中國品種萵苣菜,為了區別臺灣土種萵苣菜,就稱之為「大陸 A 仔菜」,簡稱大陸 A 菜;或「大陸妹仔菜」,簡稱大陸妹。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餐廳響應「用點菜終止歧視」正名運動。圖片來源:曾品璇。
這個正名運動在網路上引起正反兩極評價。許多網友反對福山萵苣正名運動,認為「大陸妹」只是中性的詞彙,沒有歧視。不過,被我們視為「中性」的詞彙其實並不中性,社會用某種符號為他者命名的過程其實充滿著權力關係。以字詞為例,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學習中國歷史時,中國人對鄰近民族以「羯」、「羌」等動物的部首稱呼他們,藉此矮化這些民族。以及,我們經常使用與女人有關的字詞或女字部首來羞辱男人,例如「娘炮」;但卻不會使用與男人有關的字詞或男字部首來羞辱女人,我們並不會罵女人爹炮,而是其他同樣使用與女人有關的字詞或女字部首來羞辱女人,例如「母狗」、「蕩婦」、「婊子」。(推薦閱讀:【百工選書】《做工的人》:她是台灣媳婦,不是你口中的外配)
每次點菜時,是否想過「大陸妹」的菜名意義?圖片來源:曾品璇。
對許多人而言,這些字詞就是字詞,將族群化的事實與性別化的現實視為理所當然。因此,當我的朋友曾品璇對「大陸妹」提出批判性的發問後,卻被別人認為是「太敏感」、「想太多」、「吃飽撐著沒事做」。甚至,有人跳出來責難,說這是什麼政治正確的肆虐。不過,通常會這樣叫囂的人就是那群不會被傷害的人。
試想,若有一名大陸籍配偶帶著她的孩子到餐廳點一份燙大陸妹的心情為何?大陸妹的字詞會如何影響孩子對母親與家庭的認同?或者,若有一位大陸籍家庭幫傭,平常白天幫忙臺灣家庭打點家裡,推著你/妳的父母爺奶到公園曬太陽,下班後,全身疲憊地走進小吃店點菜吃飯,看見菜單上的菜名是大陸妹,她的心情又是如何?或者,當一位男學生調侃一位大陸籍配偶的孩子,「妳就是大陸妹」,她卻無力反駁,她的心境會是如何?(推薦閱讀:無所不在的歧視:「進口婚姻」與「外籍新娘」四字多麼傷人)
福山萵苣本人不想被叫大陸妹。圖片來源:曾品璇。
女力,曾品璇發起「用點菜終止歧視」的福山萵苣正名運動,她拒絕用「沉默」參與性別與族群的權力不對等。
餐飲業者與大陸籍移民移工較少使用臉書,他們每天忙碌地打拚工作,或許不知道在網路上的正名運動,如果我們願意到餐廳點菜時「多說一句」,可能就會影響他們。雖然有許多網友支持這個活動,卻被「沒有用」的迷思遮蔽,他們認為反正正名運動根本改變不了這樣的習慣,這個議題只是活在同溫層的相濡以沫。但我卻樂觀地認為幫助他人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自己先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而且要「有勇氣」、「有膽量」地公開做給大家看。當我們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當我們在餐館點菜時,跟老闆說:「我要一份『福山萵苣』」或是「我要一份『大陸萵仔菜』」時,雖然可能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但感覺不舒服是一個富有意義的教育過程,同時也讓人們能夠注意原來我們有不同的選擇路徑。(推薦閱讀:「新移民是進口商品?」放下無知與歧視!柯市長的多元文化課題)
福山萵苣≠大陸妹。圖片來源:曾品璇。
綜合上述,我支持女力,曾品璇發起的正名運動,我認為「大陸妹」必須更名。於此,邀請各位一起加入「用點菜終止歧視」的正名運動。
邀請各位一起加入「用點菜終止歧視」的正名運動。圖片來源:曾品璇。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vZLf5F
留言
張貼留言